这年头,“外婆带娃”似乎成了城市双职家庭的标配。
据我观察,菜场里推着婴儿车的老太太,十个里有八个是娃的外婆;幼儿园门口接送队伍里,拎着水壶背着书包的,多半还是外婆。
有人说这是“隔代亲的延续”,我倒觉得,这更像是母亲对女儿的一场无声救赎。
自己年轻时淋过雨,就想为女儿撑一把伞!
外婆们知道:现代女性结婚生子后过得非常不容易,既要赚钱还要带孩子,有时候可能两头都做不好。
不想让女儿两头为难,也不想让女儿有婆媳矛盾,所以外婆们干脆亲自上阵,帮女儿带娃,顺便把对女儿的爱,转移到外孙、外孙女身上。
就像今年上半年很火的一部韩国电视剧《苦尽柑来遇见你》中,第二代母亲吴爱纯,她年轻时经历了私奔、被学校开除,婚后还遭受了婆家的压迫,她不想女儿重复自己的命运。
展开剩余83%后来,女儿金明留学归来、成为职业女性。
女儿结婚生子后,小孙女可能比较闹腾,女儿金明带起来十分费劲,有时候自己还会哭起来。
母亲吴爱纯很不忍,主动帮女儿带娃,还对熟睡的小孙女说:“虽然你是我的外孙女,但你让我女儿不开心,就是不行!”
可见,母亲永远是女儿最坚实的后盾,外婆帮忙带孩子实际上是为了女儿能轻松点,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当然,外婆们对孙辈们也是实打实的爱!
薇薇是00后,她是外婆带大的孩子,身上总是保留着外婆的味道,比如毛衣上总有淡淡的樟脑香。
她外婆用了十几年的时间,把她从小娃娃带到初中,生活和学习上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。
薇薇说,外婆是她小时候最爱的人。
而且她的外婆还时常掏自己的养老钱补贴家用,这种付出哪是“帮忙”两个字能轻飘飘概括的呢?
这分明是把自己后半辈子,活成了女儿家庭的垫脚石。
而再看看薇薇的奶奶,却大不一样。
奶奶是农村的,而且特别“重男轻女”,对侄子亲、对孙女冷,年轻时当甩手掌柜,等老了、病了倒想起去儿子家享福了。
但她既没参与过孙女薇薇的成长,又没为这个小家庭付出过实质性的贡献,却凭着“奶奶”这个头衔,理直气壮地要求薇薇尽孝。
薇薇暑假期间回老家,奶奶要求她做饭、洗衣服、洗脚,做不好,还要被骂。
薇薇可不惯着,直接拒绝做,让奶奶自己弄。
奶奶气得脸都红了,就在房间里大叫起来:“真是家门不幸啊!我们家怎么出了你这么个不孝顺的孙女?”
AI图片
薇薇的爸爸过来劝和,薇薇生气地质问:“我是外婆带大的,凭啥要我孝敬她这个啥也没做的奶奶?”
薇薇爸爸说:“在我小时候,奶奶吃了很多苦,才把我养大,现在奶奶老了,孝敬她是我应尽的责任。而你是我女儿、她的孙女,在大家的眼中也有部分赡养的责任,如果你不孝敬她,可能会被外人戳脊梁骨,我不想你的名声受损!当然如果奶奶提一些过分的要求,你完全可以拒绝,但在言行上还是要注意一点,毕竟她是你的亲奶奶!”
薇薇的爸爸接着又跟自己的亲妈说:“妈,你以前没照顾过薇薇,她肯定跟你不亲,如今你让她做这做那,她肯定是不愿意的!你也不要总说她不孝顺,毕竟这也是人之常情嘛。人心都是肉长的,有舍才有得,妈,你说是吧?”
经过爸爸的一番劝说,虽说薇薇还是不喜欢奶奶,但至少也在言语上没有说“不敬”之词了。
而她奶奶,也不好意思再要求薇薇“孝敬”自己了。
从伦理上来看,这个爸爸说得也没错,做法还算明智,至少没让祖孙俩的矛盾激化。
但从孙女这个角度来看,“奶奶的苦劳”没法代替“外婆的功劳”,而且这苦劳还是给了自己老爸,没给自己的。
奶奶当年“重男轻女”时,没想过会伤害孙女,如今需要人照顾了倒想起亲情了,天下哪有这么划算的事呢?
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顺?
中国孩子从小就被灌输“天下无不是的父母”,却没人教我们:尊重是相互的,亲情也需要等价交换。
《孝经》里说“人之行莫大于孝”,可从来没说孝就是无条件服从。
真正的孝,是底线之上的体谅,不是原则之外的妥协。
就像《都挺好》里的苏明哲,对着作天作地的苏大强百依百顺,看似孝顺,实则是把整个小家庭拖进了泥潭。
这是“愚孝”,本质上是懦弱。他不敢对抗长辈的不合理要求,就用牺牲伴侣和孩子的利益来扮演“孝子”。
苏大强作妖不是“老糊涂”,是被惯出来的自私。
那些逼迫着儿媳打胎、要孙子的,纵容儿子家暴儿媳的,哪一个不该被狠狠怼回去呢?
孝顺,绝不是给错误开绿灯!
真正的尊敬,是敢于指出长辈的问题,就像当年他们教我们走路一样,耐心帮他们纠正跑偏的观念。
说到底,孝顺的前提是平等!
晚辈尊重长辈的年龄,长辈尊重晚辈的人格;子女体谅父母的局限,父母也该承认时代的进步。
“你养我小,我养你老”,这本是一场温暖的接力,不该变成单方面的压榨。
互动话题:你觉得真正的孝顺是什么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!
发布于:广东省驰盈策略-股票配资网平台点评-十大可靠的配资公司-114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